白芳礼生平简介
白芳礼生平简介
白芳礼(1905年9月24日-1976年8月16日),原名刘国权,字文清,浙江绍兴人。中国近代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、教育家和翻译家。
他出身于官宦之家,早年留学日本,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;后赴美国深造,在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。回国后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参议员、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、外交部次长兼外长、交通部长、财政总长、教育总长等职。抗日战争期间,历任北京大学校长、国立清华大学校长、私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等。抗战胜利后,出任中华民国最高学府——国立东南大学校长。
白芳礼人物经历
白芳礼,原名张之洞,字文,四川江油人。1898年(光绪三十一年)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县一户书香门第的家庭。
1905年(光绪二十四年),入川东师范学堂读书。
1906年(光绪二十六年),考入四川大学预科。
1907年(光绪二十七年),参加辛亥革命,加入同盟会。
1908年(光绪二十八年),与陈宝琛、林伯渠等人一起创办《时务报》。
1909年(光绪二十九年),在武昌起义军中担任军校教官。
1910年(宣统二年),因叛变被袁世凯处死。
白芳礼主要成就
白芳礼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、教育家,曾任中华民国驻法国大使馆参赞、外交部长、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。
在抗战时期,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,与陈铭枢等共同创建了“国立北京大学”和“私立北平女子文理学院”,并任两校首任校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国际关系部部长;1949年6月12日,因公殉职于北京西郊的玉渊潭公园内。
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、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、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名誉校长、复旦大学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、同济大学教授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、南京大学教授、东南大学教授、浙江大学教授、厦门大学教授、山东大学教授、中山大学教授、四川大学教授、重庆大学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、武汉大学教授、中南大学教授、华南理工大学教授、西北工业大学教授、西南交通大学教授、电子科技大学教授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福州大学教授、湖南大学教授、暨南大学教授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
白芳礼个人生活
白芳礼与妻子张桂梅结婚后,生下三个孩子。大儿子叫陈景华,次子叫陈宝琛,三子叫陈家驹。
1937年10月25日,白芳礼在南京病逝,终年57岁。其妻张桂梅于1939年3月30日去世,享年61岁。
1938年1月15日,蒋介石派蒋经国、杨虎城、李宗仁等前往台湾探望白芳礼和夫人张桂梅。同年5月29日,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表《告全党同志书》,正式宣布了对宋美龄的不信任案。9月11日,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签署“总统令”,将赵一曼调往重庆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。